得房率是什么意思?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
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型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销售面积(套型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主要在于房屋的公摊面积的大小。房屋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等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和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还包括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业类型
板式楼房的得房率相对来说是最高的,点式的较低。
2、房型结构
房型结构指的是几梯几户,如一梯多户的和一梯两户的公摊面积相差不大,但增加了户数,总套内面积就增加了,这样每户需要分摊的面积就会减小些。
3、楼盘形态
高层得房率是最低的,多层的就比较高。
4、公共活动区域大小
高品质的物业占用的公摊面积比较多,如高挑的大堂、电梯以及室内车库等,所以得房率就相对。
得房率跟购房者有啥关系?
1、得房率影响实际使用面积的大小
公摊面积与得房率息息相关。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实际使用面积越小。
2、得房率影响房屋性价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价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摊面积包括楼梯、走廊、电梯、楼梯井等,如果公摊面积太小,会使公共区域拥挤不堪。如果购买的是塔楼,一梯十多户的公摊如果太小,势必会影响正常出入,居住舒适度将大大降低。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称的得房率标准,要求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得低于75%。
得房率应有个合理的限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购房者不应盲目追求高得房率,当超过合理的限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以牺牲居住品质为代价换来的,还是在设计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