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绿化率呢?居住小区的绿化率,容积率怎么算?住宅小区绿化率标准是什么?绿化率大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直观影响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做绿化率?
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但这个概念仅仅是出现在开发商为楼盘绿化做广告宣传时经常用到的概念,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未有体现。有法律依据的同类词是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小区用地的比例,计算比绿化率严格很多。
居住小区的绿化率,容积率怎么算?
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
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是的每层建筑面积的总和)
住宅小区绿化率标准是什么?
住宅小区绿化率标准:居住小区绿地面积占用地总面积应在30%以上,中心城区不低于25%。一般园林式居住小区,居住区内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平方米,中心城区不低于相应指标的50%。居住小区内种植的乔木、灌木、竹类密度要合理,留有适当的生长距离或空间,绿地内植物覆盖率80%以上,草坪面积控制在40%以内。
绿化率大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直观影响呢?
绿化率越高,说明实际的绿化面积越大,意味着绿植越多。
绿化率高,整个小区会显得更高端,因为绿化率越高,建筑面积越低,就有更多面积来呈现观赏景观,公共空间等,相对比,就会比绿化率低的小区有更多居住房屋之外的景观,进而能衬托出小区的特色。
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点无需多加解释,绿植多的地方,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更多氧气,所谓“天然氧吧”也就是形容绿植多的地方,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